Design with eyes 設計眼: 國際上產品設計的中國風?! the Chinese-Style Trend on product design!?

星期日, 3月 25, 2007

國際上產品設計的中國風?! the Chinese-Style Trend on product design!?

Alessi剛發表的spring collection中,由Stefano Givannoni 及Rumiko Takeda設計的Chin Family(清朝),清清楚楚的展示出對於中國傳統的好奇心,以及背後的潛在市場,(與台灣故宮的合作開發)這從我設計的角度來看,是充滿矛盾又期待的,因這中國市場的大餅給於國際一個的新氣象,對台灣設計師的影響會是相當重大的,產品設計背後所操作的手法與符號,來自於設計師的生活視野,然而台灣與中國的歷史常會產生我們民族上認同感的矛盾,這是不可諱言的,因為台海兩岸的政治狀況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份,『然而設計師如何在認同上將商業行為與政治意識劃分開來』,是一個嚴肅而重大的問題。

Design Education知名設計學院與中國的合作發展比我們想像的更早更快,MIT SA+P(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與華人建築師張永和的合作經營建築系(Ppaper40),看出中國的重要性,曾就讀的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也正積極進行中國校區的開發,無一不在警告台灣設計人國際化的重要性,然而就我觀察這樣的緊訊並沒有深耕在設計校園裡。

Products of Our Time(David Redhead,1999)中對2000年前的設計現況作的整理中,五篇章節的最後兩章談的就是Identity與Crisis,反映出的是全球化下的市場,nationalism可能復甦,也就是地域性的找尋自己的identity,其實這個問題對於設計師來說可能太過於沈重,但是若以創業為出發點的設計人,卻總得面對這些問題。


Jayson Home & Garden在design*sponge上發佈的新家用品,為一家在芝加哥的生活產品公司,卻運用了強烈的中國傳統裝飾元素,非常Smart!

聰明的設計師,該訓練自己詮釋不同設計語言的能力(Alessi 築夢工廠,2005),這是設計前人留下的結果(藝術已成為生活應用的一部份,設計師所需的折衷能力大過獨特性),我們得跳過一些現實的框框,才能自由發揮創意,台灣的設計環境,有極大的限制,由代工撐起的國際價值如何轉型,大家還在努力,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創新/設計者最根本對設計的視野瞭解與企圖心上。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