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with eyes 設計眼: OneLaptopPerChild "Failure 失敗?!!!"

星期四, 10月 18, 2007

OneLaptopPerChild "Failure 失敗?!!!"


The needs Define Design or Design Define the Needs?
It's Time To Call One Laptop Per Child A Failure. from NussbaumOnDesign
這是在Nussbaum的網誌上看到的一篇聳動文章,也不難想像這之後會引起的廣大討論...
他提出滿清楚的批評,如下
"Foundation is offering a 2-for-1 sale in the U.S. of the beautiful little machine should mark the end of this grand--and deeply flawed--effort."
"Design should be from the bottom up, not top down"
"classic design mistakes of not getting buy-in from groups needed to launch a new product."
OLPC幾乎是近來工業設計的一個指標性的計畫,不但參與的人員優秀,更重要的是計畫主旨是為了第三世界的教育而立,此產品也被INDEX選為能幫助人類發展的創新產品,如今怎被專家冠上"失敗"? 我感到非常好奇,的確也激起了我一些設計上問題,
OLPC的概念,是透過怎麼樣的研究過程產出的結果?如何決定是由"Laptop"這樣的形式來定義使用行為,(白話點說就是 為什麼第三世界的小孩要用laptop而不是其他的產品?) 設計概念是否有效考慮過跨國的問題?政治的立場與經濟的考量如何在發展過程中秉持初衷,不流於商業操作?

進一步,從台灣的電腦產業發展來看,受到OLPC的影響,大廠也相繼推出低價規模筆記電腦,推出所謂99美元電腦,以一個設計師的身分來看,我一直莫名的趕到無奈,台灣的腳步始終無法脫離全球化經濟代工體系的步調,似乎OLPC帶來的思考,只是另一個如何賺錢的商機.

further reading below
NussbaumonDesign

4 意見:

hau 提到...

以設計的角度,改善人類生活的宗旨下,我想OLPC的概念是很好的,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程度的產品,讓較弱勢的族群也有相同的權力,享受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促使整體人類的進步,這是很偉大的,就像之前大家所評價。

但是也如同Nussbaum所提出的質疑。針對第三世界兒童的教育最需要的事電腦嗎?
這又是一個典型producer與user的衝突~
生產者所提供的不一定是使用者需要的!
我想就目前這個例子來說還是淪為商業手法的操作。

試想,如果這些發展100美元電腦的大廠把這些研發經費直接捐給相關福利組織,改善第三世界的教學環境與師資培育是不是更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但他們會這樣做嗎?我想當然不會,因為這樣他們就沒賺頭了。現在只不過是透過這樣的議題,拉台在這種市場區隔下所定位的商品,以提升他的能見度與普及率。或許我的看法過於消極,當然這絕對也不是MIT media LAB他們提出此概念的目的,但這少我感覺到許多廠商是以這樣的思維再發展,這是很可惜的。

再回來反思,設計師的角色,我們能可以提出很多很棒的概念,但會不會反而淪為資本主義下商然賺錢的工具,是好是壞,還是宿命,值得好好思考。

或許在產生這樣的概念同時還需要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家的一翻激辯,才能更加成熟。

好像越說越遠...@@
anyway...
以上存屬各人意見歡迎討論。

YungChun.Chang 提到...

感謝豪的分享阿
你對
OLPC之
1.組織組成人員
2.產品發展流程
3.相對應市場動向
有什麼看法嗎?

設計師的立場畢竟還是得透過所屬單位來分析,才能進一步得知概念出發的動機,其實OLPC這個議題會遭Nussbaum否決
,我目前認為最主要還是在產品發展流程,不過還在繼續研究與保留階段就是了

euweilin 提到...

"針對第三世界兒童教育對需要的是電腦嗎?"
在這樣寬度的定義下提出質疑的確很有道理。

但我相像世界不會如同這句話運作,人類總是會找到出路。


第三世界,他們的社會結構中由上至下一定會一個階段的人,可以大幅受惠於教育與網路的導入,這些人不一定是小孩,但可以是教育小孩的角色,終就還是影響到兒童教育。


小孩不容易是電腦的擁有者,卻可以是受惠者。

在偏遠地區的公用電話,就已自有重要性。


而且若是關於"小孩的教育",想必效果是發生在第一批受惠於此科技的小孩能夠發會影響力的時間點,才能評斷,現在說未免太早。


反正這個世界有這樣的金錢跟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做這些事也得付錢跟付出代價的,有錢人先買了單開發,至於有需要的人,也會找到出路受惠於此。


要不然,有錢的人繼續買單也行,要我捐100美金買下一台,送到有用的地方去,我做得到,我當兵時一個月的薪水就夠我買兩台了,但要我開發這樣的東西,我目前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感謝握有大量資本的人的嘗試此事,要不然這一切根本是零。


況且全世界有多少慈善機構在匯集資金幫助第三世界,有這樣的東西可以讓這些資金做出更好的利用。


已經有人在第三世界從事醫療援助,
也有人在第三世界蓋學校從事教育,
那邊的老師或許希望學生也有機會使用電腦或是網路,
或許這就是這個計畫完成的出發點。


生產者的使命是提供這樣的東西,有些人的使命是幫助這個東西發揮效用,畢竟生產者先完成他的使命了。


不過剛剛看了一下Google 並沒看到幾個相似第三世界國家語言的選項,想來給他們電腦,也還有很多路要走,或是說要等到這個計畫得成功,Google才有理由提出這樣的服務,哈

euweilin 提到...

share:
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video/conference/2007/behar